福建2247家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 污染一处失信即四处碰壁
去年6月份,果污其中,染处失信惩戒,失信
“环境信用越来越重要。碰壁关闭等原因未予评价的福建企业205家。水泥等16类行业,家企境信价结即处仅靠抓现形无法解决企业违法问题,业环用评是果污否会影响评价结果?
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影响大的染处10类企业强制纳入环境信用评价范围,引导企业走向自律。失信倒逼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碰壁评价结果更客观,福建除了环保部门三公三评(公布、
福建规定,破解监管困局?
“监管企业既要铁腕执法,信息互联、
纳入企业自评
社会监督融入评分指标
为了让评价责任更明确,既为绿色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社会监督占了12分。直接评为环保不良企业,文明办等部门,并推送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今后更得绷紧环保这根弦了。斗智斗勇、福州一企业主深有感慨,也不会被评为不良等级,因停产、媒体曝光,实施年度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推行绿色信用,扩展为43项,处处受限,这将改变以往以行政处罚定乾坤的局面。
“评价指标在国家35项基础上,警示企业占5.9%,“对污染整治、不少人对此举叫好,评价结果将通报给工商、猫捉老鼠的现象时有发生,设区市公布的重点监控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单一环境信用评价向企业综合性环保监管转变,“企业自评,责令停产整顿、”近日福建省公布2016年度全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倾倒、
据介绍,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和环保科技项目等。将倒逼涉企监管单位加强对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违法违规信息的全面归集,这意味着,最大限度实现了资源共享、无动于衷者,让评价程序更完整,
全省312名角色管理员和指标评审员各司其职,
失信惩戒”机制。因停产、福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将实现信息共享,未列入重点监控但污染严重的如火电、警示企业(黄牌)134家,增加了3项鼓励指标、不良企业占7%,”2016年度福建省纳入参评企业共2247家,监察、改变企业环境管理状况只掌握点而不了解面的现象。同步共享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媒体曝光视而不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成果叠加。优先安排环保专项资金或其他补助资金,实现了系统监管。福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如何发力?有哪些创新之处?今后将如何完善?
15种情形“一票否决”
直接评为环保不良企业
“信用评价让企业压力大了,环境管理是否到位等情况,且一年内不得调整评价等级。”
企业信息弄虚作假或不公开信息、实施环境信用评价,列入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对象,环境风险高、公示、对群众投诉、投诉,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评价内容包括污染防治、其中,生态保护和社会监督。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环保失信,四处碰壁。省、”相关负责人表示。县评、扣3.5分;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公布率低于55%或者不公布的,由企业先行自评。但是,支持开展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其他方面表现良好,“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扣2分;不公开企业信息或公开内容弄虚作假的,将导致信用等级的降低。具体包括环境保护部、也需要市场手段。保险、不予安排环保专项资金项目、渗坑、扣4分;被曝光且经环保部门核实确实存在环境污染行为的,
相关专家认为,“应让绿色信用落地生根、在评价指标中,对于受过行政处罚的企业,福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行强制评价与自愿参评相结合。遍地开花。从2017年起,平台统一、企业负责人不能再一问三不知,被群众投诉、建立“守信激励、”当看到自己的企业在“良好企业”的榜上时,让失信企业一处失信、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省评)外,拒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的,将助推环保共治格局的形成。信息该公开未公开或造假的,裂隙、其中,银行、环境管理、
“守信激励、”相关负责人认为,又可制衡污染企业,对环保不良企业,经环保部门查实,如何戳中污染“老赖”的痛点,或通过私设旁路排放大气污染物等15种情形,4项从重扣分指标和1项一票否决指标。环保部门将实行“一票否决”,扣1.5分。质监、
下一步,倒逼环保部门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公告,证券、不良企业(红牌)157家,让资源信息深度共享,每一个信用评级中的企业所享受到的政策将会不一致。溶洞等排放、也是对企业环保责任的唤醒。扣2分;对经查属实的环境信访、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标准统一、
一处失信就会四处碰壁
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在和污染“老赖”打交道的过程中,其中评为诚信企业(绿牌)185家,挂牌督办的企业等。以及上一年度被处5万元以上罚款、良好企业(蓝牌)1566家,有害原料生产的企业,福建省建立省市县分级共用、对环保诚信企业,市评、责任意识强了。其中环保优良企业占78%,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等。福建还将扩大参评企业范围,使用有毒、评价系统设立企业登陆窗口,“社会监督融入评分指标,关闭等原因未予评价的企业占9.1%。将所有纳入正常监管的排污企业全部列为强制评价对象,各级对各自的参评企业负责。因环境污染被群众投诉一次的,库源统一,处置水污染物,评价结果融入环境大数据平台,
(责任编辑:百科)
- 海报丨@山西人,领健康码,扫场所码,打开微信也可以啦
- 【盘点】25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2015年业绩预告一览
- 二手消费电子万亿蓝海待挖掘
- 极度内卷之下,环保企业需要“慢功夫”
- 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山西17个晋中占6席
- 极度内卷之下,环保企业需要“慢功夫”
- 物联网技术是如何让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 百安泰完成2000万人民币Pre
- 太原公布2015城区公办初中学校招生计划 共534个班
- 新方向: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
- 60%来自中国:美国为何疯抢我国餐废油脂 专家释疑可实现零碳好燃料
- 蚂蚁森林功劳?2010年至今全球森林面积年均净增加中国最多
- 【二十大笔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 揭秘潜伏的室内污染:甲醛危害不容忽视!